在桃園工作的這一年多裡,幾乎把在學校學的東西及之前設計公司任職的一些東西全部又試run一遍。從產品的資料搜集與分析、跟市場部門人員的討論、與研發單位的研究、概念發展、設計發表及確認、模型製作、產品開模...等等。無一環節沒弄到,最終也讓產品量產、上市並銷售,看來這一切似乎都那麼理想,也都無不妥,但卻有一種少了什麼的感覺!說到這也很奇怪,明明就覺得很興奮,卻就是不怎麼踏實!

 

       其實在這間公司任職期間,公司對工業設計的了解及認識並未那麼清楚,說白點就是"美工",很多時候就是老闆喜歡就是以老闆喜歡的為主,而不是真的認為這個設計好才選的,所以這才是讓我不怎麼興奮的起來的原因。然而經過此案例的成功,公司內部的人才開始對"工業設計"開始有了點了解與認同,讓我在後續的幾個設計案上有比較多的支持力量,共鳴也比較多了。

 

       這也是我一直在心中的問號,為什麼這些中小企業的老闆對這領域的認知度這麼低,寧願花大筆的鈔票請國外設計單位來設計產品,但確不願意投入多一點的人力成本來經營這樣的單位?亦或說是本國設計真的很差,差到無法設計出企業要的產品?這也許會回到基本的問題。是企業老闆不懂市場及設計,或是企業內部的人不懂設計及不了解市場需求進出無法提供出適當的產品訊息給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參考呢?我想這大概有很多設計從業人員心中的痛吧!

       在這資訊發達及人民生活物質越來越好的年代,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度已經漸漸的由純功能導入的需求轉移到產品附加價值需求了吧!然在此同時,加入一些藝術成份的設計,應該都是幫產品提高附加價值的好方法之一,畢竟生活的過程都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美好事務出現在週遭的。你們覺得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